大學入學考試指南,本篇資訊為您介紹「大學入學主要管道、考試時間及制度變革、參採學測成績一覽」等資訊。
一、大學入學主要管道
管道 | 甄選入學 | 考試入學 |
---|
方式 | 繁星推薦 | 申請入學 | 分發入學 |
招生參採資料 | •學測(學科能力測驗) |
•綜合學習表現(在校成績) | •綜合學習表現(學生學習歷程、校系自辦甄試項目) | •分科測驗 |
•英聽(高中英語聽力測驗) |
實際採計成績,皆以各招生簡章為準 |
入學簡述 | 參加「繁星推薦」的同學,須全程就讀同一所高中的應屆畢業生。由各高中向大學校系推薦優秀的學生。 | 提供學測成績+個人在校成績與學科外的特殊優異表現作為...等作為申請;最多可以申請6個校系,並經過各校系兩階段甄選。 | 藉由「分科測驗」(原指考)和「學測」成績的高低來分發錄取。 |
入學方式及限制 | 一名學生只能被學校推薦至1校1學群;一所學校最多只能對同一所大學同一學群推薦2名學生。 | 第一階段:學測(檢定或倍率篩選)、高中英語聽力測驗 第二階段:學測(採計)、校系自辦甄試項目(面試/筆試/實作...等) | 依各校系採計之「分科測驗」和「學測」成績的高低來分發錄取。分科測驗及學測的成績,兩者合計採計3到5科。 |
二、考試時間及制度變革

▸英聽(高中英語聽力測驗)
考試 | 英聽(高中英語聽力測驗) |
---|
第一次 | 第二次 |
報名時間 | 預計每年 9月 | 預計每年11月 |
考試 | 預計每年10月 | 預計每年12月 |
▸學測(學科能力測驗)& 分科測驗
考試 | 學測(學科能力測驗) | 分科測驗 |
---|
報名時間 | 每年11月 | 每年7月 |
---|
考試時間 | 每年1月 | 每年7月 |
---|
新/舊制 | 舊制 | 新制 | 舊制 | 新制 |
年度/名稱 | 110年學測 | 111年學測 | 指考 | 分科測驗 |
考科對照 | 國文 | 國文(必修國文) | 國文 | 不考 |
英文 | 英文(必修英文) | 英文 |
數學 | 數學B(10年級必修數學、11年級必修數學B類) | 數乙 |
數學A(10年級必修數學、11年級必修數學A類) | 數甲 | 數甲(10年級必修數學、11年級必修數學A類)+部定加深加廣(數學甲類) |
社會 | 社會(必修歷史) | 歷史 | 歷史(必修歷史)+部定加深加廣 |
社會(必修地理) | 地理 | 地理(必修地理)+部定加深加廣 |
社會(必修公民與社會) | 公民 | 公民(必修公民)+部定加深加廣 |
自然 | 自然(必修物理) | 物理 | 物理(必修物理)+部定加深加廣 |
自然(必修化學) | 化學 | 化學(必修化學)+部定加深加廣 |
自然(必修生物) | 生物 | 生物(必修生物)+部定加深加廣 |
自然(必修地球科學) | | |
差異 | 111年學測將會改把『數學』拆成數學 A、數學 B 兩個難度來考試。你的理想科系數學採計表準,可查詢『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』公開資訊。 | 「指考」將走入歷史,改為「分科測驗」;考科從原先 10 科降為 7 科;不考的「國文、英文、數乙」則直接參採學測的成績,做為該科入學分數。 |
三、111學年各大院校入學,參採『學測』成績一覽
方式 | 繁星推薦 | 申請入學 | 分發入學 |
---|
大學院校 | 67所 | 68所 | 153所 |
系所 | 1,807系(組) | 2195系(組) | 1889系(組) |
招收名額 | 16,178名(外加原住民2,002名) | 55,810名(含公費生) | -- |
學測科目 | 採用校系數 | 占比 | 採用校系數 | 占比 | 採用校系數 | 占比 |
---|
英文 | 1549 | 85.72% | 1172 | 53.39% | 1677 | 88.78% |
國文 | 1325 | 73.33% | 989 | 45.06% | 1676 | 88.72% |
數學A | 561 | 31.05% | 535 | 24.37% | 264 | 13.98% |
數學B | 296 | 16.38% | 225 | 10.25% | 438 | 23.19% |
社會 | 621 | 34.37% | 380 | 17.31% | 93 | 4.92% |
自然 | 663 | 36.69% | 545 | 24.83% | 53 | 2.81% |